“北京地区光化学烟雾形成与演化机理及其控制试验预研究”各课题汇报会议
组内消息 2005-11-28
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首席科学家—安俊岭研究员)和安徽光机所(首席科学家—张为俊研究员)主持的院方向性项目“北京地区光化学烟雾形成与演化机理及其控制试验预研究”(项目编号:KJCX2-SW-H8)于11月28日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PC会议室召开了课题汇报会议。四个课题组(城市光化学烟雾中瞬变物种产生、捕获及其反应机理研究,光化学烟雾关键组分现场测量新技术及外场观测实验的研究,大气光化学烟雾过程的烟雾箱实验研究, 外场观测及数值模拟研究)分别汇报了近两年来所做的工作,已取得的成果以及下一步待开展的交叉性重点工作。会议讨论积极、热烈,不得不将预期半天的会议延长为一天,会议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取得的成果有:发展了气溶胶单粒子大小和成分实时在线激光质谱分析技术,并结合烟雾箱实验研究了光化学烟雾形成关键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特征,为现场测量奠定了基础;成功研制了国际上唯一的瞬态能谱仪和紫外光软电离的飞行时间质谱的联合谱仪,并开展了初步实验研究;率先在国内采用DOAS技术开展了HONO来源以及对OH自由基贡献的研究;明确回答了北京近交通主干线地区究竟是削减NOx还是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排放量可有效降低O3浓度的难题等。初步统计该项目发表或待发表(已接受)论文50篇,其中SCI论文23篇,投稿在审论文11篇。大气所浦一芬处长应邀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化学所王殿勋研究员、葛茂发研究员,安徽光机所张为俊研究员、谢品华研究员、张寅超研究员等,中国科技大学陈旸教授,大气物理所徐永福研究员、张美根研究员、王自发研究员、安俊岭研究员以及部分学生等。